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今年夏季尤溪五人制足球联赛现场

  

  ●本报尤溪记者站 王 琨/文 通讯员 王 雄/图

  编者按

  体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的形式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一些传统竞技项目向着更适合人们健身运动的方向转变,而一些趋向于身体与智慧结合的运动项目,开始吸引更多年轻人参加。这些都展现了体育事业的新气象。本期刊发的两篇文章,就是这一新气象的反映。

  “加油!”“快传球!”“好球!”……每晚7时,夜幕降临,尤溪紫阳智慧体育公园足球场灯火通明。一群来自尤溪县足球协会的足球爱好者在场上尽情挥洒汗水,不时有围观市民鼓掌喝彩。

  尤溪县足球协会成立于2017年12月,现有成员339名。他们因热爱相聚,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在县城掀起了“五人制足球热”。

  足球赛事火热

  “尤溪是山区县,足球基础薄弱、氛围不够浓。几年前,我回到尤溪创业,踢球的人很少,连一场正规的足球赛都办不起来。”陈忠源是尤溪足协会长,从小喜爱足球,曾自费到足球学校学习,并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

  2017年,为搭建球友之间的交流平台,让尤溪足球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陈忠源和吴厚敏、邱欣潮等足球爱好者共同发起申请成立足协。足协成立后,他们为球友普及正规比赛的规则,作专业技术指导,定期举办足球赛,加入足协的人越来越多。

  “相比十一人制足球,五人制足球在参赛人数、比赛场地方面的要求更低。由于城区足球场地有限,我们举办的比赛多为五人制足球赛。”陈忠源介绍。

  比赛申报、场地协调、赛事预热、赛程制定、选手报名、安全保障……比赛的筹备工作很多项,陈忠源一律按照正规比赛的标准进行。办一场赛前后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常常忙得脚不沾地,拉不到赞助时,总是自掏腰包。“专业的品牌赛事才能给大家带来最好的参赛体验,提高大家的竞技水平,再辛苦都值得。”陈忠源笑着说。

  如今,每年的冬季杯赛和夏季联赛成为尤溪足协的常规赛。协会成员还积极参加省、市足球赛及各地的足球邀请赛,大家的竞技水平因此不断提升。尤溪足协曾获三明市第二届“河长制”五人制足球邀请赛冠军、2018年福建省全民健身运动会(三明赛区)笼式足球比赛亚军等荣誉。

  11支队伍、110名运动员、43天55场激烈角逐……8月20日,尤溪县第二届夏季五人制足球联赛在尤溪紫阳智慧体育公园足球场落下帷幕,比赛全程网络直播,累计观看热度超过7万人次。

  “这次比赛我踢得很尽兴,多亏足协搭建平台,给我们提供了切磋交流的机会。”大学生肖修杰是尤溪红体队成员,他利用暑假时间参加了比赛,和队友们一起赢得了冠军。

  “足球是一项集体运动,需要相互配合。我和同事每年都组队参加比赛,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尤溪县人民法院职工、参赛球队队长刘尔威说。

  “近期我们正在筹备国庆足球邀请赛。未来我们还会举办更高要求的十一人制足球赛。”陈忠源说。

  培养后备人才

  普及足球运动,让越来越多人爱上足球,这是尤溪足协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沈之星青少年足球培训班是尤溪县体育运动中心、尤溪足协的指定培训基地。蔡华伍是尤溪足协顾问、沈之星主教练,曾在阿根廷留学8年,主修青少年足球培训。2017年,他放弃福州的足球教练工作,返乡培养尤溪足球后备人才。

  “我们在尤溪县实验小学、东城中心小学等县内8所学校开设了每周一节的足球课。同时,依托沈之星训练基地,为喜爱足球的青少年提供正规系统的足球培训。”蔡华伍说。目前,培训班共有专业教练员3名,兼职教练员11名,学员150余名。

  “我们通过你追我赶、踢倒标志牌等游戏,寓教于乐,培养孩子们的足球兴趣。”足协成员王子辉,2020年取得中国足球教练员D级证书。今年6月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尤溪担任足球教练,帮助更多孩子实现足球梦。

  “我儿子今年读五年级,教练得知我们家庭经济困难,特意为我们免除了学费。孩子坚持踢球3年了,每一节课都不落下,现在性格变得开朗了,体质也变好了,还学会了坚持。”学员林光博的妈妈说。

  “足球需要‘前赴后继’,后备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等我们这批人踢不动了,还要有更多人接着踢,让足球的氛围越来越浓。”陈忠源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我要反馈